返回首页

吴氏段位拳第一段教学?

114 2024-01-15 20:26 admin

一、吴氏段位拳第一段教学?

第一阶段教学有十九条,具体如下:

1、预备势

  第一势来并步站,眼要平视松下肩,左胯右抽落右胯,左脚向左跨步来。

  预备势来开步站,收心忘事归练拳,呼吸自然内畅长,眼要平视神内含。

  2、起势

  两臂前搓松下肩,与肩同高变下按,右手抹眉两臂展,同时腰带右脚开。

  屈膝下蹲两手起,头顶松肩手变按,右手抹眉右脚开,两手翻转抱球来。

  3、揽雀尾左朋

  重心右移腰右转,两手抱球在胸前,提起左脚再左转,胯托左腿向前迈。

  重心前移蹬后脚,上下分手左朋生,面向正前眼远视,呼吸自然顶头悬。

  4、揽雀尾右朋

  重心后移左脚扣,重心左移两手随,腰向左转右手引,然后抱球到胸前。

  腰向左转带右腿,复向右转迈右腿,重心前移弓步成,屈臂向上右朋生。

  前拱后塌裆劲生,屈臂要圆易放松,意要放远内劲涌,身要平正不前倾。

  捋:

  重心略后臂右转,随腰右转两手翻,复向左转坐后腿,手形不变随腰转。

  挤:

  腰带右臂向右转,右臂外撑左手按,松圆远视要进身,外形不动内里转。

  按:

  重心后移两手收,头顶肩松沉下肘,左脚蹬地两手推,上身不俯要收臀。

  注意前弓和后坐,头顶收臀腰放松,后坐吸气上下随,前弓呼气上下合。

  5、单鞭

  重心后移身法正,腰胯带动右脚扣,两手平抹向左行,与肩同高眼随行。

  两手屈臂向右转,右手后伸要立掌,左手内翻到胸前,腰向左转合起手。

  复向左转变勾手,右腿坐稳气下沉,后胯托起左腿迈,弓步按掌单鞭生。

  6、提手上势

  重心后移扣左脚,重心左移松勾手,两臂平展松两肩,腰向左转提右脚。

  复向右转送右腿,脚根着地合起手,右手在前与眼平,左手合到右肘下。

  7、白鹤亮翅

  两手下履右靠生,双手翻转到胸前,右手收到小腹上,左手转圆到脸前。

  腰向右转带左腿,复向左转向前点,左手下按右手托,上顶下松长身形。

  8、左搂膝拗步

  重心不动腰右转,右手向下复后转,伸臂挑腕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

  重心右移左脚起,复向左转送左腿,左手向前搂左膝,弓步右掌向前推。

  9、手挥琵琶势

  右脚跟步复下落,右手回手到胸前,左脚略动虚步落,左手前伸琵琶成。

  10、左搂膝拗步

  稳住重心腰右转,右手向下往后伸,转腕挑掌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

  腰向左转胯托腿,迈出左腿左手搂,弓步右掌向前推,弓步收臀身不俯。

  11、右搂膝拗步

  重心右移右手伸,左手翻转升腹前,腰带左脚向外摆,重心左移腰左转。

  左腿支撑身要正,左手向下往后伸,转腕挑掌收耳旁,右手随腰来转动。

  腰向右转托右腿,松腰送腿向前迈,右手平转搂右膝,弓步左掌向前推。

  12、左搂膝拗步

  重心后移开右脚,左伸右收履势来,腰向右转右臂转,左转迈步搂膝成。

  13、X手挥琵琶

  手挥琵琶又一回,跟脚落脚动左腿,进退上下合起身,眼视远方意先行。

  14、X左搂膝拗步

  左搂膝来同样作,攻守坚备两手合,转换呼吸要自然,前后左右势要园。

  15、X进步搬拦捶

  重心后移不后仰,腰带左脚向外开,两手做成履势来,眼要专注吸气来。

  重心左移身左转,右手变拳收胸前,左手后伸转耳边,右转蹬腿摆右脚。

  重心移到右腿来,右拳翻转收腰间,腰向左转迈左腿,左手前伸意要远。

  右脚蹬地弓步生,同时进身打右拳,左手朋进不松动,脚手配合巧应用。

  16、X如封似闭

  重心后移松右拳,左手回收右肘下,左朋右抽腰为轴,左转收臂按势生。

  坐实右腿脚蹬地,弓步进身不前俯,双手前推松两肩,眼视前方意远行。

  17、X十字手

  重心后移掌放平,左脚扣来右脚开,腰向右转两手开,左伸右摸眼右看。

  重心左移收右脚,踩成马步两手落,翻转升到胸前来,十字交叉静等变。

  18、X抱虎归山

  重心右移身法整,腰略右转扣左脚,重心回移左腿上,右脚虚点动意生。

  左手向下向后转,松肩挑腕收耳旁,腰向右转迈右腿,弓步搂膝打掌成。

  双手转腕履势成,挤势同前斜角用,按法同上方向变,变化方向练心灵。

  19、X肘底看捶

  重心后移右脚扣,两手平转同单鞭,右腕上挑左手朋,左脚弧形向左落。

  腰向左转带右脚,左手随转变下按,右手转至正前方,左右转换腰作主。

  右脚落地坐实腿,左脚随起向前落,左手上挑眼前方,右手变拳到肘下。

二、48式太极拳教学第二段口令?

 8 斜身靠 9 肘底捶 10 倒卷肱 11 转身推掌 12 右琵琶式 13 搂膝栽捶

三、蜘蛛拳教学?

一、起式 1、并脚直立 2、开步站立

  二、右金刚捣碓 1、转体棚捋 2、转身右捋 3、擦脚平推 4、虚步撩掌 5、举拳提膝 6、震脚砸拳

  三、揽扎衣 1、左转托掌 2、分掌划弧 3、擦脚合臂 4、马步立掌

  四、右六封四闭 1、转体旋腕 2、下捋棚举 3、棚刁上托 4、虚步双按

  五、左单鞭 1、转体推收 2、转身提勾 3、屈膝擦脚 4、马步立掌

  六、搬拦捶 1、转体变拳 2、转体横击 3、划弧翻拳 4、转体横击

  七、护心捶 1、转体栽拳 2、跃转抡击 3、马步合臂

  八、白鹤亮翅 1、擦脚插掌 2、收脚分掌

  九、斜行拗步 1、转体绕臂 2、踏脚擦步 3、左转提勾 4、提膝推按

  十、提收 1、扣脚合手 2、收脚收手 3、提膝推按

  十一、前趟 1、擦步右捋 2、转身旋掌 3、马步分掌

  十二、右掩手肱捶 1、提膝刁收 2、擦脚合臂 3、转身旋臂 4、弓步发拳

  十三、披身捶 1、转身撩拳 2、外旋举拳

  十四、背折靠

  十五、青龙出水 1、转提绕臂 2、转提旋臂 3、撩弹收拳 4、马步发拳

  十六、斩手 1、摆脚翻掌 2、震脚切掌

  十七、劈架子

  十八、翻花舞袖

  十九、左掩手肱捶 1、擦脚合臂 2、转身旋臂 3、弓步发拳

  二十、左六封四闭 1、下捋棚举 2、虚步刁托 3、擦脚翻掌 4、虚步双按

  二十一、右单鞭 1、转体推收 2、转身提勾 3、屈膝擦脚 4、马步立掌

四、金刚拳教学?

金刚拳是北派少林中较为古老且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拳种。其完整的体系,丰厚的武学内涵,独特的技术形式,简洁实用的自卫临战值,均使其立于传统武术之林,并占有重要的位置。

《金刚顶经》中所说羯磨印,都是以此金刚拳为其基本。《大日经疏》说其印相为:“以空指在于掌中而拳之”,《金轮时处轨》说为:“以中指、无名指、小指握大指,以头指拄大指之背。”虽然因流派之不同,金刚拳的结法因而有异,但大多以《金轮时处轨》所说为准。

五、蜜蜂拳教学?

/步骤

1.首先要记住口诀:两只小蜜蜂啊,飞在花丛中啊,左飞飞、右飞飞,飞;每一句对应的口诀动作拆解如下:

2.步骤一:“两只小蜜蜂啊”对应动作:用两个手握成小拳拳,放在头顶(意思是蜜蜂的触角)

步骤二:“飞在花丛中”对应动作:两个手变成翅膀,模仿飞的动作;

步骤三:“ 左飞飞 ”对应动作:双手向自己的左身侧飞,想左飞;

步骤四:“ 右飞飞 ”对应动作:双手向自己的右身侧飞,想右飞;

步骤五“ 飞!!! ” 对应动作:按照石头剪刀布出拳,(这一步就是石头剪头布猜拳,可以出不一样的哦)

步骤六:输赢步骤:如果赢了就喊“啪啪”然后就用手“假装”去打输的小伙伴的脸。如果输的一方,就喊“啊啊”然后假装被打,然后头随着打你的人手左右摇。如果出的拳一样(平局),就假装亲嘴,然后一起喊“莫莫“;

六、岩浆拳教学?

在正版拳皇2002中岩浆拳是七枷社的究极大招,发招方式需要七枷社的血量低于一半时使用B+D+A+ABC来释放,如果是增强版可以使用无限气的版本,发招方式是A+ABC,其中A是轻拳B是轻脚C是重拳D是重脚。所以就要多多练习了,熟能生巧,到时候你会觉得特别简单的

七、佛手拳教学?

佛家拳是梁天柱所创立的南派梁门武功,套路主要有小连环、猛虎下山、十八罗汉等。

八、船拳,教学?

舟山船拳是舟山渔区的武术奇葩,是根据渔船船舱面积和船只行驶特点,融合吴越船拳特点而创造的一种拳术,发源于吴越春秋,形成于明清,也是明清时期时期舟山渔区帮会组织之一——“洪帮”特有的拳种。船拳极具海岛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且对强身、护体和全民健身运动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船拳在中华武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原先盛行于河上。船拳根据在河渠纵横交错的水道表演的特点,兼收各派之长自成一脉,形成了似南拳,又非南拳的独特风格。具有体用兼备、内外兼修、短兵相接、效法水战,刚劲遒健、神形合一,步势稳烈、躲闪灵活的特点。进攻时出招敏捷,收招迅速;防御时以手为主,似开似闭,以身为轴,原地转动。船拳十分注重腿部、臀部和腰部的运动,步法极重马步,以求操拳时稳健,经得起风浪颠簸。腿部是发力的重点,故十分重视转腰、甩腰、下腰的动作。为进退自如,船拳十分重视马步转弓步,弓步转马步的动作,以体现进则带攻,攻则带躲闪的特点。    由于船拳有强身、护体、御敌的功能,很快传入舟山,深受渔民青睐。最盛时期,几乎个个渔民都练上一套。传说明、清时舟山渔民在抗倭、抗盗斗争中大出风头,一些吃过苦头的倭寇、海盗还战战兢兢地称之为“神拳”。民国初年,定海、普陀、岱山等地都办起国术馆,渔民为健身防体赶往国术馆习武者颇多。学得国术精髓者便将国术中一些拳术,根据渔船舱面面积和船只行驶特点,融化吴越船拳特点,创造了舟山的神拳———船拳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九、梅山拳教学?

梅山拳术套路是以各种徒手技击招式为基本内容,模拟攻守进退的技击规律组合而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其动作简洁实用,风格古朴无华,结构紧凑,短小精悍。重桩法、手法,强调“身如古树桩如山,手是刀枪脚是马”,在开步出拳时,要求五趾抓地,落地生根,身随步转,拳随腰发,要“手到、眼到、身到、步到、心到、意到、气到、力到”手眼身步、神气力高度配合协调,全身上下,身体内外,节节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所有动作从起点到止点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梅山拳属南派拳术,多手法,少腿法,注重桩马,强调劲力,有桩稳势烈,发劲刚猛,以声助力的特点,在行拳时,强调运气鼓劲,肌肉时张时驰,全身体刚劲足,使整个拳势呈刚劲猛烈之势,同时根据拳势的变化,发出不同的呼喝声,助威势,助劲力。

梅山拳术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其拳术套路共有86路,每个套路都以一个或几个技击招式为主体,辅以基本技法,从而形成各种不同内容,不同特色的套路,使练习者通过各种套路的演练,达到掌握技击动作,增加身体素质的效果。

猛虎下山是梅山中架拳术的代表套路,以其拳势刚烈有如猛虎下山而得名,整个套路虽只有一合两段,第二段也是第一段动作的重复,但内容丰富、招式完整,有弓、马、丁、仆等步型及冲拳、劈拳、盖拳、贯拳、撩拳、扫拳、勾拳、挂拳、穿掌、劈掌、砍掌、切掌等手法和顶肘、弹踢等技法,比较适合于套路表演与竞赛。

十、东安拳教学?

左拳出拳在右拳之上且刚劲有力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