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非常好,但是怎么站桩才更好呢?我谈以下几点体会,仅供参考,更多还是要自己去体会。
1、不要神秘化站桩。站桩与打坐,都是传统健身的一种方式,而且,站桩只是其中一种,健身的方式有许多,比如,坐在椅子上也可以锻炼。
想明白这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要神话站桩。有些人讲站桩,讲得神乎其神,要求也非常多,搞得你都不敢站桩了,没有学,就不敢去练了,就怕出偏。
因此,我们在弄明白了第一点,心态,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正确的心态就是,站桩没有那么神秘。
2、膝盖不能过脚尖。站桩开始练习的时候,会不会出现偏差。会的。许多人都是在网上学习,也有许多老师在线下教,但是有些老师也是自己自学摸索。因此有些细节可能注意不到。
为什么有些人练习太极拳有一段时间之后,就不敢练了,是因为他腿疼,膝盖痛。
站桩与太极拳一样,有些站桩时间长了,反而有了一些不应该有的问题。这就是涉及到姿势的问题。
许多人都知道站桩就是需要下蹲,但是怎么下蹲呢?不是简单的屈膝就可以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许多人都忽略了:下蹲的时候,膝盖不能过脚尖。一定要注意这样的问题。膝盖过脚尖,容易对膝盖造成伤害,这也是许多人练着练着就出现膝盖疼的原因吧。
3、站桩不一定要下蹲很低的位置。许多人在练习站桩的时候,过于追求低桩,但是如果自己有过长期的练习,还可以。但是大部分人初学站桩,如果深蹲,反而让自己不能坚持太久。也会让呼吸紊乱。心不能静下来。
因此,需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就是采取高桩就可以。只要膝盖微微一曲,就是站桩了。然后,如果自己愿意尝试的话,可以进行深蹲位的站桩。
4、舌顶上鄂。我们看到的舌顶上鄂,一般都是要求舌头顶住上牙后面就可以。其实不然,上颚的位置不那么简单。舌顶上鄂的位置,应该是上牙后面一点的一个小坑处。也有说法是软腭与硬腭的交界处。
但是,如果舌头顶着这些地方,包括顶住牙齿的后面,舌头是需要用力顶的,这个时候会让舌头比较紧张,全身也因而紧张,从而影响站桩的效果。
因此,我们舌顶上鄂的目的是搭鹊桥,而搭鹊桥的成功的验证方法就是你不断有津液流出。因此,我们可以在把嘴巴合上,舌头自然而然贴住的地方就可以了。这个时候,舌头是非常放松的状态,如果也有大量的津液不断溢出,就不错了。等到站桩再熟练一些,再去找上颚的位置。
5、放松不是下沉。站桩要求全身放松,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放松呢?我们经常会遵从一句:沉肩坠肘。因此,把这个作为了放松的原则,就是下沉呗。但是这样的下沉,就等于是把身体弄得非常松垮了,松垮不是放松。因此,放松是什么呢?就是让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放松,不吃力。或者就像一个发起来的面包一样,让全身都发起来。这就能够做到松而不垮。
6、借鉴七支坐。在双盘的打坐中,有一个七支坐的要求。从头到脚,站桩虽然不是打坐,但是也可以参考七支坐的要求,比如肩部、比如头部等等。这个七支坐的方法在网上能够找到,我就不细说了。
7、含胸拔背的做法。含胸拔背的要求与沉肩坠肘一样,都是格式化的要求。但是什么是含胸拔背呢?其实,含胸或者拔背,只要做到一个,另一个就可以做到了。拔背的目的,就是要让身后的督脉处于正常的自然伸直的状态。就像一个水管子,把水管子放到最直线的状态,水流就会最舒畅,督脉也一样。因此,自己感觉到能够让自己的背部做到水管子一样的直就可以了。不用太刻意追求,刻意的追求直,反而会让自己更加紧张,紧张反而会让背部的气血流通受到阻碍。
8、呼吸自然就好。站桩的时候,呼吸也很重要。许多人可能会追求所谓的呼吸方法,比如逆呼吸。但是如果站桩还没有练的纯属,强调呼吸反而达不到更好的效果。站桩最重要的就是追求一种自然的状态,因此,呼吸就是自然呼吸就好。李谨伯强调呼吸长度要不一样,或者呼长吸短,或者呼短吸长。大家可以试试。
9、最终的检验标准。那么,我们站桩的时候,怎么才能说是站好了呢?如果你能够感觉到舒服,那么就是站对了。如果站桩下来很累,就说明出了问题。一切动作、要求都是遵从舒服为核心。当然,站桩一开始,腿会哆嗦,这是正常现象,不用在意。
以上是我个人在健身方面的一些体会,仅供参考。锻炼是一个不断自我求证、自我验证、自我提高的过程。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希望大家都能够健身成功。也希望大家都关注我们的 中国式养生 头条号,我们一起交流、一起进步。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