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宋真宗为什么会疯狂的爱上二婚的刘娥,并金屋藏娇十余年?

134 2024-09-20 03:25 admin

刘娥歌女出身,被宋真宗保护10余年,还当上了皇后。她隐瞒了二婚的事实。这是欺君之罪。好在,她有保命符,即:宋真宗想要的,只有她能给。

宋朝的刘娥,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女人。

她二婚还能嫁皇子,生不出儿子,照样临朝称制当太后。

宋真宗疯狂迷恋她,放着名门贵女不要,给了她这世间绝无仅有的眷恋。

耳熟能详的“狸猫换太子”案,刘娥就是其中的主角之一。

为了掩人耳目,宋真宗把刘娥养在臣子家里,金屋藏娇十多年,对她欲罢不能。

然而,这一切,只因为一个谎言。

刘娥的祖父是后晋、后汉的大将军,她的父亲是宋太祖时期的虎捷都指挥使。

如果以这个家世来算,刘娥也算名门出身。

只可惜,她一出生,父母就双双去世。

没有父母的孩子,要吃很多苦。

刘娥自小寄养在姥姥家。

按理说,姥姥疼爱外孙女,是人之常情。

可刘娥的姥姥家,并没有多疼爱她,而是早早把她嫁了人。

出嫁那年,刘娥还只有几岁,她的丈夫是一个叫做龚美的银匠。

龚美一直带着刘娥谋生,因此,小小的刘娥也被迫要学一些歌女的技能,并且还学会了播鼗。

抵达东京时,龚美的生计实在艰难,便打算把年轻貌美的刘娥卖掉。

恰逢此时,指挥使张耆想要寻找美貌少女,献给还是韩王的宋真宗赵恒。

于是,他买下了刘娥,带到了府上,并邀请韩王赵恒来府中吃饭。

这一年,刘娥15岁,出落得非常水灵。

赵恒对她一见钟情,当即带回了府,爱不释手,每日临幸。

赵恒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

他不是太子,此时还有昭成太子在,但宋太宗却非常宠爱他,也很关心儿子的情况。

赵恒夜夜笙歌,自然瞒不过宋太宗的眼睛。

而赵恒的乳母,对刘娥这个来历不明的民间女子,早就看不顺眼了,连忙添油加醋,把一切都告诉了皇帝。

宋太宗勃然大怒,当即下令,要求儿子赵恒把刘娥赶出府邸。

为了避免儿子沉迷情事,他马上为赵恒选了名门闺秀当老婆。

赵恒无力反抗。

他的父亲,是君王,皇帝的旨意,他若是反抗,就是抗旨不尊。

可真的把刘娥赶出去,他又舍不得。

怎么办呢?

赵恒大着胆子,玩了一出“阳奉阴违”。

他找到指挥使张耆,把刘娥安顿在他的府邸,然后时不时去私会一番。

有句话说得好,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在指挥使张耆的掩护下,无人知晓刘娥的现状,而她和赵恒的爱情,也因为宋太宗的棒打鸳鸯,而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

不得不说,指挥使张耆是个聪明人。

赵恒偷会昔日情人,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若是被宋太宗发现,赵恒此生都和皇位无缘。

但宁可放弃日后晋升的路,赵恒也要和刘娥在一起,这显然是动了真感情。

张耆很开心,觉得老天爷给自己送了一份大礼。

为了避免赵恒的无理由飞醋,张耆干脆把自己家全部留给刘娥,天天跑去襄王府睡觉。

在赵恒、张耆两人的暗箱操作下,外人只当三皇子放弃了那个低贱的歌女。

但只有少数亲近的人知道,刘娥只是被藏了起来。

后来,昭成太子去世,宋太宗册封赵恒为太子。张耆的这场豪赌,以全胜告终。

但成了太子,刘娥也不能露面,因为她是被宋太宗驱赶的人。

赵恒依然迷恋她,宁可用皇位做赌注,也要和她在一起。

她被藏了整整10余年,一直到宋太宗去世,赵恒成了皇帝,她才得以被世人熟知。

不过,刚登基为帝,赵恒有嫡妻,不能立她为皇后。

刚入后宫的刘娥,只是个没有名份的宫人。后来,随着时间流逝,她逐渐成了四品美人、修仪、德妃,并最后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但这还没完,她的晋升之路,比复仇的甄嬛还要爽。

成了皇后之后,宋真宗又特许她参与朝政,管理军国大事。

我想,赵恒可能不是不介意,而是他们的开始,始于一个“谎言”。

他来不及知道刘娥的身世,就已经深深爱上了她。

宋朝的程朱理学,总被人诟病为对女子苛刻。

不过,需要刻意指出的是,在宋朝,程朱理学同样世人所被嫌弃。

宋朝初年,女子的地位不低,当然了,有权有势的人家,还是会更偏向于选择家世清白、不曾婚配的女子。

皇室出生的赵恒,当然也会有这种感情上的洁癖。

因此,我大胆推测,在赵恒对刘娥情根深种之前,他压根不知道该女子是个二婚的歌女。理由如下:

这件事,若是真的,就是对赵恒的侮辱。

举个简单例子,大家就能理解了。

比如说,你有千亿身家,回家相亲时,手下员工却给介绍一个穷山沟里的二婚女人。你会是什么感受?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韩王赵恒大怒之下,就算杀了张耆,恐怕也不是件难事。

因此,张耆肯定不敢明目张胆地给赵恒找个二婚歌女。

我推测,张耆在买下刘娥时,估计不会知道她和龚美的真正关系。后来,就算张耆知晓了真相,人已经送出去,赵恒又非常喜欢,给他八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说出实情。

15岁的刘娥,年轻貌美,又擅长播鼗。

为了把她卖出高价,龚美肯定不会说这是自己的妻子。

二婚的歌女可不值钱,但出身微贱的妙龄少女,清清白白的,就非常值钱了。

赵恒的乳母在向宋太宗报告时,称刘娥“出身微贱且来历不明”,也可以证明,在最初的最初,赵恒可能都不知道刘娥的过去。

拿刘娥自己来说,她不是普通人,她的才能和谋略,堪比吕雉、武则天,自然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更好。

她绝不会傻傻地和卖家说,自己曾经嫁过人,当过歌女……

由此可知,从赵恒见到刘娥,一直到爱上她,他都没有机会知道刘娥的真正经历。

在他眼中,刘娥只是个可怜的孤女,貌美如花,多才多艺,心地善良,又善解人意。

那么,她的身份,自然不会暴露。

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一个毫无背景、毫无威胁的人,不值得别人费心费力去查。

而等刘娥的身份暴露,她和赵恒已经有了多年的感情,是宋真宗不可割舍的存在。

赵恒对她,不仅仅是初见时候的迷恋,还有多年的亲情,更有夫妻之间的依恋。

这是一种更亲密的感情,不会因为一个身份问题,就彻底颠覆。

赵恒有多爱刘娥?

除了逐步给她晋封位份外,还允许她认龚美为兄长,龚美也因此改为“刘”姓。

公元1007年,郭皇后去世,赵恒直接册封刘娥为皇后。

自此,刘娥不仅处理后宫事宜,还会帮着赵恒处理朝政。

每次赵恒犹豫不决,都是刘娥当机立断。

正如《梦华录》中的皇帝对皇后所说:“我喜欢你,不顾群臣反对立你为后,不是因为你柔媚顺和,而是因为你有能力、有野心。”

刘娥的果决,是赵恒所没有的。

只要刘娥的所作所为,不威胁江山社稷,赵恒可以在乎她当初的隐瞒,也不会在乎她曾经的身份。

因为,这个世界上,能让一个皇帝依靠的女人,太少了。

这是刘娥的保命符,也是她深受宋真宗喜爱的关键所在。

后来,赵恒病重,朝政基本都由刘娥把持。

她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堪比汉朝的吕雉、唐朝的武则天,不过,她和她们都不一样。

史学界给刘娥的评价是:“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娥没有私心,她一门心思打理宋朝的江山社稷,不曾篡位,也没有祸害人间。

她是个善良的女人。

为宋真宗生下儿子的李氏,本是刘娥身边的婢女。得到宠幸后,李氏生下赵桢,非常主动地把孩子送给刘娥抚养。

后来,李氏被册封为崇阳县君、婉仪,还生下了一个女儿。

从历史的记载来看,李氏的宸妃之位,也是刘娥成为太后之后册封的。

只是,为了让赵桢能够以嫡出的身份,稳稳当当坐在皇位上,掌握大权。他一直到李宸妃去世,他都不知道生母去世。

后来,刘娥去世,赵桢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生母不是刘太后,而是早就去世的李宸妃。

他痛哭流涕,追封李宸妃为皇太后,并要求亲自开棺见一见母亲。

打开棺木的那一刻,他惊呆了。

棺木里的李宸妃,穿着皇太后一般的衣服,相貌就好似活着一般,尸身没有半点腐烂。

显然,她被好好珍重,又好好对待了。

而这一切,都是刘娥的安排。

我想,一个长得好看有眼界有格局、有能力、善良有底线的女子,应该没有人不会不珍惜。

刘娥的为人,又大度,又无私欲,她的确值得宋真宗的爱,也值得宋真宗以皇位为赌注,只求和她长相厮守。

虽然,赵恒和刘娥的感情,开始于一段谎言。

但支撑他们走到最后的,是日复一日的相处,是彼此坚定的信任。

有句话说得好,始于颜值,敬于才华,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我想,好的感情一定是这样。

不知为何,忽然想起《伪装者》,想起了明台和于曼丽

若是在明台对于曼丽情根深种之后,再得知她曾经的青楼经历和凄惨遭遇,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意难平啊!

或许这个世界上,刘娥易得,而宋真宗难寻吧。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